奈米醫材(6612)表示:
「受惠疫情逐漸趨緩,白內障相關手術開始動工,2022Q1的營收與EPS都有很高的成長。另外,醫材的銷售佔也如預期的穩定成長,未來將持續深耕人工水晶體的研發與行銷,拓展更多的市佔率。」
法說會報導
-
-
聯電(2303)表示:「2022 全年營收創新高,受惠有利匯率、22/28nm 產品組合的擴充、及新增產能的推動,毛利率達到 45%,第一季訂單能見度偏低,營運充滿多重挑戰,曙光落在下半年。」
-
手機鏡頭大廠-大立光(3008)表示:
「2023 年全球的手機廠都比較悲觀,還沒有看到回升曙光。中國地區手機廠的庫存問題都還是很嚴重,去化速度沒有較 Q3 轉好,目前觀察到客戶端,在升級、推出高階新機種的速度降緩。」 -
半導體業
台積電(2330):
「連續 3 次下修資本支出,Q1營收估計下滑 14 %;2023 年先蹲後跳,下半年有望回溫。海外擴廠方面穩步執行,考慮日本興建第 2 座廠、美國預計在 2024 年開始量 4 奈米製程、產歐洲擴廠計劃也再接洽中。」 -
中天表示:「受惠營業外收益及外幣匯兌利益,前三季稅後淨利達新台幣6.6億,中天化療漾收入逐年成長,2022年收入6,300萬元,MS20擴張新劑型臨床進行中,新一代中天微生態新藥微生態新藥預計2023年完成收案。」
-
電子商務業
美而快(5321)表示:「精準MOM操作,整合線上下資源並發展跨境KOL的商業模式,有效提高營收動能。 2023 年預計可以逆風上行,年後 KOC 記者會的商業模式、網紅直播策略都會是強大動能。」 -
新藥股-
逸達(6576)表示:「Camcevi 六個月劑型美國保險給付額美元3727,遠高於同業3倍,其中三個月劑型於2024年申請美國藥證,FP-025過敏性氣喘創新藥,2023年3月解盲,拚第二季正式授權。」 -
貿易百貨業
潤泰全表示:「雖然前三季每股獲利創高,但是先前辦理不動產重估、南山人壽金融商品重分類,讓淨值回升部分,都必須放在特別盈餘公積,無法全部當股利配發股東,因此股利政策還在規劃。」 -
三大系列產品中,新興化學品以半導體、IC業為主,但僅占整體體營 15 %,所以面板業的影響仍大,預計 2023 年Q1部分產品價格可以止穩,力拼全年表現與去年持平之上。
-
新藥股-合一(4743)總經理鄭志慧表示:「延宕的新藥開發,明年將加速推進,ON101拚取陸、歐盟藥證;新冠核酸新藥SN812可望於明年第二季啟動二期臨床試驗;氣喘新藥FB825、FB704則可望完成二期收案。」